拥有世界茶之源的“蒙顶山茶”产业集中区,如何引领川茶产业的转型升级,推动四川有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跨越?
如何摆脱四川长期为沿海区域知名茶企供应原料的现状?
如何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千亿川茶产业的战略部署?
如何加快雅安生态资源向产业资源转化,实现雅安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?
雅安地处攀西阳光旅游区、康巴藏文化旅游区对接成都的桥头堡,又是大峨眉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,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蒙顶山茶产业集中区(茶马古道起源地),如何通过茶文旅融合发展?
项目区规划范围约5万亩,主要为红草坪、清漪湖、牛碾坪、新店镇四个核心区域,涉及约42337人、11301户、36个行政村。
海拔:在600~850米之间。
地形:丘陵地貌,大部分缓丘,少部分陡丘。
土壤:以酸性黄壤土为主。
水文:属于玉溪河水系,紧靠百丈湖水库,包含清漪湖水库(常年蓄水 400 万m³)。
气候:气候温润柔和,四季分明。年均气温15.5℃,无霜期300天,年降雨量1500毫米,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。
产业种植面积:全域产业种植面积达到90%以上。
茶叶品类多样:蒙山9、11、16、23号,名山白毫131、名山早311、名山特早芽213等蒙山系列省级茶树良种达到7个。
生产形式:单家独户小生产、产业结构单一。
套作情况:“茶+银杏”、“茶+桂”、“茶+猕猴桃”、“猪-沼-茶”循环等。
每个茶农家庭茶园种植面积在3-20亩左右;
鲜有家庭进行初级加工,主要出售鲜叶;
小型加工坊环境简陋、标准化程度差;
农资服务主要靠场镇上的农资店;
技术服务主要靠政府部门;
交易靠商贩设的收购点和场镇上鲜叶交易市场。
按照每年年采茶九个月(春茶、夏茶、秋茶)的周期、每个茶农家庭平均3.5亩茶园计算,每个家庭茶园年收入(含人工)约2.38万元。
农房布局分散,质量普遍较好;
大部分家庭拥有一定数量的存款;
(七)场镇发展现状
新村建设未与城镇开发有效结合。
新村建设整体功能单一。
机遇一: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川茶产业。
机遇二:国务院推进特色文旅小镇建设。
基于三:攀西阳光旅游、康巴藏区文化旅游、大峨眉旅游的快速发展。
升级产业、融文促旅、激活场镇
蒙顶山国际茶业博览园
主题描述:
该项目立足蒙顶山茶资源禀赋和茶叶基因库,在大面积茶叶种植基础上融入蒙顶山茶历史文化及茶叶养生文化、品种文化等文化内涵,通过茶文化演绎中心、茶博论坛、茶马古道、康养小镇等项目,配套植入养生、科普、体验、服务等元素,打造蒙顶山永不落幕的开放式国际茶博园,重塑“天下蒙顶山、世界茶之源”的品牌影响力。
结合本次项目发展定位和现有资源禀赋条件,以“山、茶、道”三大要素为纽带,形成“一山一园一道” 的整体空间布局。
项目区以“天下蒙顶山”、“国际茶博园”、“茶马古道”为主线,重点打造旅游集散区、养生度假区、茶业博览区和世界茶庄区四个主题核心功能区。
茶业博览区
旅游集散区
养生度假区
世界茶庄区
环形餐厅
茶文化露天演绎中心
康养社区
私人茶庄
……